原文: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譯文:
明月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存在的呢?我端起酒杯詢問那廣袤的青天。我不知道天上的宮殿和樓臺,今晚究竟是哪一年。我想乘著清風飛往月宮,卻又擔心那里的瓊樓玉宇太過寒冷。在月光下翩翩起舞,玩賞著自己清朗的影子,這樣的樂趣,哪里比得上留在人間的美好?
月亮移動,穿過紅色的樓閣,又低低地掛在雕花的窗戶上,照耀著無法入眠的人們。月亮啊,你是否有什么遺憾?為何總是在人們分別的時候特別圓滿呢?人世間有悲傷、有歡樂、有分離、有團聚,就像月亮有陰暗、有明亮、有盈滿、有虧缺一樣,這些事情自古以來就難以周全。只希望遠方的親人能夠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麗的月光。
這首詞以月亮的變化象征人生百態(tài),既體現(xiàn)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贊美,也流露出他對人生的深刻感悟與豁達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