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激昂是什么意思慷慨激昂的解釋】“慷慨激昂”是一個常用的漢語成語,常用來形容人情緒激動、充滿熱情和正義感。它多用于描述人在面對某些重大事件或話題時所表現出的強烈情感和堅定態(tài)度。
一、總結說明
“慷慨激昂”原指情緒高昂、志氣激奮,后多用于形容人的言辭或行為充滿激情、正義感和感染力。該詞常見于演講、文學作品或評論中,表達一種積極向上、鼓舞人心的情緒狀態(tài)。
二、詳細解釋
項目 | 內容 |
詞語 | 慷慨激昂 |
拼音 | kāng kǎi jī áng |
詞性 | 形容詞 |
釋義 | 形容情緒高昂、志氣激奮,多用于形容人的言辭或行為充滿激情與正義感。 |
出處 | 出自《后漢書·王符傳》:“其言也,慷慨激昂。” |
近義詞 | 意氣風發(fā)、熱血沸騰、斗志昂揚 |
反義詞 | 萎靡不振、冷淡漠然、無動于衷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演講、文章、人物情緒等,強調情緒的熱烈和積極。 |
例句 | 他在演講中慷慨激昂,贏得了全場觀眾的熱烈掌聲。 |
三、使用場景
- 演講場合:演講者在表達對國家、社會或理想的熱情時,常用“慷慨激昂”來形容自己的情緒。
- 文學作品:在小說、詩歌中,作者常用來刻畫人物的激情和信念。
- 日常交流:在表達對某件事的強烈支持或反對時,也可以用這個詞來形容自己的情緒。
四、注意事項
雖然“慷慨激昂”帶有正面情緒色彩,但在使用時也要注意語境,避免過度夸張或不合時宜的表達,以免顯得不夠理性或缺乏分寸。
總之,“慷慨激昂”是一個富有感情色彩的成語,體現了人類對理想、正義和信念的追求。在恰當的場合使用,能夠有效增強語言的感染力和表現力。